注册 |
孙中山的革命宏略在于对中国民主主义革命的总体构思和战略部署,黄兴则是着重于在宏观运筹之中把孙、黄二人的革命方略一一付诸具体实施。所以一般论者多称孙中山为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先行者、旗手和领袖,黄兴则是革命的实践家、总指挥和副领袖。孙中山和黄兴事实上形成了中国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力量的稳定核心。在中国近代史上,一直以孙黄并称。
黄兴在筹划和实施全中国的革命部署中,在一个时期内,曾大力组织和发动祖国西南边疆云南的武装起义,图谋利用云南地处祖国云南边陲,清王朝的统治力相对薄弱、对云南的武力控制有鞭长莫及之势。因此,云南具有毗邻越南、缅甸便于革命力量由国外渗入和组织接应给养等比较有利的条件,因而可望在云南边疆首先发动武装起义,以推动全国革命。
孙中山、黄兴根据这一设想,亲自筹划和发动了1908年5月的云南河口起义,推动了同年底杨振鸿等人发动等人发动滇西永昌起义。此后,黄兴还亲自深入缅甸北部,考察和部署滇西的革命力量,准备从云南西部发动新的武装起义。虽然,河口起义和永昌起义都先后失败了,黄兴等人亦未能再在滇西发动推动全国的首倡性起义。但革命影响却是巨大的,它促进了云南人民革命觉悟,使革命时机加速成熟,黄兴为首的革命党人给云南播下的革命火种,迅速形成了强大的革命力量,使云南在辛亥革命中,以同盟会为核心的革命力量能紧接着武昌首义即顺利发动了滇西腾越起义和昆明“重九”起义,一举摧毁清朝在云南的军政权力,取得了云南辛亥革命的成功。
黄兴对云南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促进和推动,是通过同盟会云南支部长吕志伊及其为首的云南革命志士们共同进行的。黄兴和吕志伊等在云南和全国民主革命斗争、战斗中的共同业绩,永垂青史。
吕志伊( 1881-1940)字天民,号金马、侠少,云南省普洱县恩茅镇人。他先后入普洱宏远书院、昆明经正书院就读,庚子、辛丑并科(1900-1901)乡试中举。甲辰(1904)经云南省考选赴日本留学,先入宏文学院速成师范班就读。1905年结业后,升入东京早稻田大学政治经济科深造。吕志伊在日本留学期间,正值中国民主革命运动高涨,孙中山,黄兴等人在日本积极展开革命宣传和组织活动。1905年,孙中山在东京宣传三民主义、五权宪法等民主政治学说,吕志伊“聆其演讲,遂决心革命,矢志不移。”他如饥似渴地接受了孙中山的爱国主义思想和民主革命主张。同年8月,同盟会在东京正式成立,吕志伊和杨振鸣是云南留学生中最先入盟的两个同盟会员。吕志伊从此走上民主革命道路,在孙中山领导下,和黄兴携手共图云南及中国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吕志伊遵照孙中山和黄兴的指示,首先积极为发展壮大同盟会革命组织而努力。云南籍同盟会员成立云南支部,吕志伊被推选为支部长,后又被选为同盟会总部评议。他即以云南支部为中心,广泛开展革命活动,大力发展同盟会员,“自丙午( 1906),至戊申(1908),由其介绍入党者,先后达百余人”。
1906年(丙午)1月,孙中山,黄兴在东京约请吕志伊、杨振鸿、李根源、罗佩金、赵伸等五人会商,建议云南支部创办革命刊物。孙、黄向云南党人指出:“云南最近有两个导致革命之因素。一件是官吏贪污,如丁振铎、兴禄之贪污行为已引起全省人民的愤慨;另一件是外侮日亟,英占缅甸、法占越南,皆以云南为其侵略之目标。滇省人民在官吏压榨与外侮凭凌之下,易于鼓动奋起。故筹办云南地方刊物为刻不容缓之任务。”吕志伊等人热烈响应孙、黄号召,积极进行筹办云南革命刊物的活动。同年4月,同盟会云南支部即成立了“云南杂志社”,将社址设在东京神田区三崎盯一丁的云南同乡会内,推举张耀曾为总编辑,席上珍、孙志曾为副编辑。同年10月15日,《云南》杂志创刊号正式出版问世。云南杂志以揭露清朝政府的贪污腐败、专制,卖国和帝国主义侵略云南为主要内容,宣传西方政治学说和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深受云南人民的欢迎。《云南》杂志在云南昆明、蒙自等9个县,以至缅甸瓦城都设有发行经销点,发行量由最初的一千份逐渐增加到近万份,对启发云南人民的爱国主义和民主革命思想,起到了极大的宣传动员作用,它对云南辛亥革命的功绩是十分显著的。
在东京的同盟会云南支部以云南杂志社为中心积极开展革命活动。1980年(戊申)1月,吕志伊、杨振鸿等人发起举行云南杂志周年纪念,开庆祝会,会上再次提出了保证云南路矿权利,反对贪賍卖国的腐败官僚等号召。同盟会云南支部往东京发出的号召,得到了云南人民的积极响应,推动了云南人民反对云贵总督丁振铎和洋务局总办兴椂等人受贿贪賍而出卖铁路矿山主权的斗争,最后迫使清政府将丁振铎革职和向法,英侵略者谈判收回云南七府矿权。云南人民的斗争取得了一定的胜利,革命的勇气和信心受到鼓舞,民主革命热情日渐高涨。纪念大会后,推举吕志伊、李根源主编了纪念特刊《滇粹》,用明末抗清史事,宣传民主革命思想。
孙中山和黄兴在筹划河口起义时,曾命吕志伊和东京支部成员丁石僧由东京前往越南河内商讨起义事宜。孙中山指出:“云南地当边陲,清廷鞭长莫及,但能一举拿下河口即可进图蒙自,进取全滇。命滇籍同志从速潜入滇境,以为接应”。1908年5月,河口起义爆发后,黄兴立即奔赴河口指挥起义军战斗。为了组织增援的队伍和军事物资接济,当他折回河内时,不幸被法国殖民当局拘捕于老街途中,并强迫遣送出境。河口起义军由于失去了统帅、丧失战机及敌我力量悬殊等原因,起义功败垂成。黄兴亲自指挥河口起义战斗,在云南人民中产生了深远影响,促使云南民主革命思潮更加迅速地向前发展。
河口起义的消息传到日本,云南杂志社又获悉清政府电巴黎公使商借安南法军镇压起义。吕志伊、杨振鸿等人以同盟会云南支部为核心,立即发起召开“云南独立大会”于东京锦辉馆,声援黄兴等革命党人在河口的起义战斗,声讨清政府“宁赠友邦”,引狼入室的卖国罪行。商学各界出席大会者约近万人,会上响亮地喊出了“云南独立”的口号,发出呼吁文告,宣布云南“与清政府断绝关系,”以“云南独立,为成就中国独立之基础。”会上还为河口起义军展开募捐涌动,许多爱国者和侨胞慷慨解囊相助,当场即募集捐款千余元,河口起义的巨大革命声势,广泛传播到国内外。
黄兴鉴于河口起义失败,深感培养造就军事人才的必要性和紧迫性。“仍注重训练党员之军事学识。”与此同时,吕志伊又收到杨振鸿从缅甸来信,建议对在日本的革命党人进行军事训练,为武装起义培养骨干。于是,吕志伊商得黄兴、刘揆一的同意在1908年暑期中,利用刘揆一、孙武、李根源、赵伸等人在东京组织的“大森体育会”名义,开办军事训练班,对革命党人讲授军事学,并进行军事演习等实地训练。黄兴亲自主持讲课和演习,并聘请日本军官参加训练使许多未能进入军事学校和河口等处起义后流亡日本的革命志士170余入学到了军事知识技能,其中一些人后来成为辛亥革命中着名的军事活动家。
河口起义和永昌起义相继失败后,黄兴、吕志伊等人仍力图继续发动滇西地区的武装起义。在此之前,革命志士秦力山等人曾在1905年出缅甸进入滇西边境干崖(今盈江县)地区进行革命活动,1908-1910年间,杨振鸿,居正、吕志伊等革命党入先后到缅甸仰光创办《光华报》,建立同盟会组织,并反复深入滇西边境,考察社会情况、联络反清志士、发展革命力量。1910年10月,黄兴应吕志伊等在缅甸同志的邀请,偕赵声一道,由香港到达仰光。“时(黄)兴以粤中党人”元气大损,拟改从缅甸入云南,联络云南军队举义。”吕志伊陪同黄兴到皎墨,与旅缅侨领滇籍商入寸尊福会晤,经黄、吕做工作后,寸尊福表示热心支持革命,愿资助数万元作为滇西起义的军饷。吕志伊还陪同黄兴深入到邻近滇西南的缅甸腊戌、麻栗坝等地调查和筹集经费。黄兴在仰光得知杰出的滇籍革命志士张成清,被缅甸的英国,殖民当局杀害于缅茅地方,黄、吕即前往缅茅访求张成清遗骸及墓地,但未能寻获而返。当时,缅甸人以貌产为首的民族抗英势力力正掀起反英斗争,英国殖民当局在缅甸实行军事戒严,前往滇边的通路受阻,黄兴、吕志伊等被迫返回仰光。在此期间,英国侵略势力义发动了军事侵占我国云南领土片马(今属怒江州沪水县)的事件。云南和全国许多地方都函电抗议和声讨英国侵略者。中英关系和滇、缅边境形势骤然紧张。此时,革命党人通过暹罗(今泰国)华侨为云南起义运送的武器又被当地政府扣押。在此形势下黄兴、吕志伊等人力图通过缅甸发动滇西起义的条件已暂时受阻。黄兴和吕志伊在缅甸对滇西边境的形势考察后,结论是:“审察滇边形势,谓其地交通困难,经营十云南不如一广东”。他们有鉴于此,“因改前议,决仍依孙总理计划,集中全力举义于广州,而各省响应。”
当时,孙中山在南洋,曽邀集黄兴、赵声、胡汉民等人,于1910年11月13日在槟榔屿举行会议,孙中山指出:“云南边远,足资控守,而不利于进取。以言地势,究不若广东之可战可守。且经营滇事,皆须草创,运输军械,甚感困难,究不若广东之有屡次经验,而可驾轻就熟。”黄兴、吕志伊等人接受孙中山主张,“乃决计图粤”。
黄兴、吕志伊等革命党人以缅甸为活动基地,力图在滇西地区发动武装起义,以影响和推动全国反清革命的努力,未能达到预期的目的。但他们在居正、杨振鸿等人开创的基础上,在缅甸的许多城市建立和健全了同盟会组织,把革命力量扩大到缅甸各地,使缅甸成为中国民主革命思想的传播基地和革命力量的联络基地之一。吕志伊继居正、杨振鸿之后,继续在仰光主办《光华日报》,“专灌输民族主义于南洋各地华侨,于是,党人在西徼以外之势始立”,同时,他们大力支持、帮助激进的革命党入黄毓英、杜韩甫、何畏等人往返于滇西边境地区,联络反清志士,发展革命力量,在滇边重镇腾越(今腾冲县)、永昌(今保山市)、及傣族土司地区干崖、盏达(今盈江县)等地,发展了许多同盟会员;在腾越建立了以张文光为首的同盟会组织,并把滇西地区的革命工作和准备发动武装起义的任务,“交由张文光与当地同志负责进行”,使民主革命的烈火在滇西各地越烧越旺。当辛亥武昌起义爆发后,以张文光为首的腾越同盟会组织,联合当地新军和巡防军以及会党中的革命党人,于1911年10月27日,早于省城昆明三天发动武装起义,一举取得了腾越起义的顺利成功,并迅速进军夺取了云南西部各地的政权。滇西地区能够形成如此强大的同盟会革命力量,并迅猛地一举取得革命的胜利,黄兴、吕志伊等人在滇缅地区进行的革命思想传播、组织和发展革命力量的功绩是不可磨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