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最新资讯
当前位置首页 > 上海站 > 孙黄专栏 > 两次护法运动中的孙中山与福建(2)

两次护法运动中的孙中山与福建(2)

辛亥革命网 2017-07-14 09:33 来源:辛亥革命网上海站 作者:韩真 查看:
两次护法运动,福建成为革命党和革命军的大本营和复兴基地。中国国民党武装力最的崛起与壮大与福建密切相关,福建在孙中山晚年斗争历程中,有显着的历史地位和意义。

  粤军二度入闽是在陈炯明兵变,炮轰总统府的背景下发生的。当时形势危急,整个粤军叛变2/3,仅剩局促于赣南的许崇智部l万余人仍忠于孙中山。使侥幸逃脱至沪的孙中山看到了一线希望。这时,“适段系徐树铮正在沪浙活动,在沪会见了孙中山。徐树铮企图夺取福建地盘,拟策动其驻在福建延平的西北边防军第24混成旅王永泉部驱逐李厚基,请求孙中山调驻瑞金的部队一同攻李。孙中山认为借此机会可将困处江西的部队调到福建补充整训,然后回粤讨逆,遂同意徐树铮的请求。”很明显,孙中山对于援闽粤军在福建的经历记忆犹新,摆脱困境,东山再起,有赖于福建。许崇智、王永泉合作驱逐已投靠直系的李厚基是一个大胆、巧妙的行动,是孙皖军事合作的典范。事情正如孙中山所期待的那样,许、王联军于1922年10月,以突然袭击的方式,将统治福建达9年的李厚基逐走,夺取了福州。因双方事先有约“闽局定后,公推王永泉主持之,故粤军并不以占领军,而以客军的身份暂住福州,而志在回粤讨贼。

  对于李厚基被逐后的福建,孙、段做了安排,以国民党人林森为福建省长,以王永泉为福建总司令。但北京直系政府不容孙、段把福州作为反直基地,迅速任命萨镇冰为福建省长,调派直系骁将孙传芳、周荫人率两师入闽。三系人马,两个省长和一个总司令,这种怪异政局军情预示福建将有复杂的争斗。

  粤军在福州一带整训补充,元气很快恢复。孙中山电令入闽粤军改编为东路讨贼军,任命许崇智为总司令,下辖3个军,约2万人。孙中山把重建广东护法根据地的希望寄托在这支部队上。从《孙中山年谱>可以看到,这一阶段他与许崇智、李福林、黄大伟、蒋介石、林森、王永泉、黄展云、徐镜清、陈肇英等福建军政名流,以及与讨贼军合作的民军头目许卓然、宋渊源、张贞等都有密切的函电往来,甚至讨贼军的旅长王懋功、林驹等,孙先生都亲笔复函,言辞恳切,寄望殷殷,感人至深。孙中山并竭尽全力为讨贼军筹款谋械,派廖仲凯、刘纪文携款至榕劳军。当时,汪精卫曾到榕视察并为林森就任省长之监誓。国民党还派遣李章达、蒋光鼐、叶剑英等一批年轻的军事人才到讨贼军任参谋、副官。陈策、张惠长、陈庆云、林伟成等海空军人员亦来榕视察,林伟成并以华侨捐献之飞机数架运来,作为建立空军之基础。国民党的党的党政要员前来访问办事者络绎不绝,福州一时成为国民党的政治、军事中心。

  1923年1月,以杨希闵为首的滇桂(西路)讨贼军与陈炯明部下谭启秀配合,将陈炯明逐出广州,孙中山先生再达广州,复任陆海军大元帅,第三次在广州组织政府。东路讨贼军大部于2月2日自闽入粤,在孙中山指挥下,参加讨伐陈炯明和滇桂军阀的战争。

  孙中山两度用兵福建,在与北洋军阀和西南军阀作斗争的同时,与福建派系势力也发生工相当密切的关系,曾深陷各种矛盾和纠葛之中。

  援闽粤军深入福建,在割据地域建立护法区,给处于北洋军阀高压统治下的福建以很大冲击,在造成新气象的同时,也引发了诸多的矛盾,酿成不少局部战争。在粤军攻闽的同时,孙中山指派宋渊源、许卓然、王荣光等闽籍革命党人(还有受命于方声涛部滇军的张贞)潜入福建,收编民军散勇,策应援闽粤军。这些革命党人怀揣孙中山的委任状,到处滥委“司令”,“军长”,一时间民军呈恶性发展。闽南一带数万蛰伏于山野的民军糜集在“护法”大旗下,先后组成“靖国”、“护法”两军。民军匪性十足,占山为王,划地为牢,时而联合,时而火拼。陈炯明亦派人收编民军,并在民军中制造矛盾,拉一打一,粤军与民军的火并也时有发生。总之,打着“护法”旗号的福建各派军事力量,为争夺地盘而阅墙煮豆,矛盾纠葛异常复杂。远在上海的孙中山不时接到福建寄达的告状信,对福建护法各军的内部冲突忧心不己,但又不明是非曲直,只能不断致函各方,苦口婆心地说明护法大义,要他们“捐除小嫌,同心御侮"。1919年6、7月间,此类信函就达6封之多。经孙中山的不断调和,各方的矛盾有所缓和。但成见依旧,问题的关键是革命党人将福建民军作为基本力量加以利用是极不可靠的。孙中山在调和福建的派系争斗中,愈发感到“闽事极杂”他在荅复福建人士函中多次说“粤平而闽定”“闽局暂听其自然发展”正是基于此点。

  粤军二度入闽,时虽短,但孙皖共掌控福建,使孙与福建关系更深一层,当时有三个难题困扰孙中山:

  其一,与王永泉的关系。王系皖系将领,许、王合作逐李是孙皖联手的具体化。但王颇具心计,又野心勃勃,在皖系颓势情况下, 他更看重巩固其统治地位。表面上,在讨贼军不与其争福建地盘的前提下,与许崇智合作,而且不断与孙中山联络,而暗地里却致电北京直系政府表示服从,并与北京任命的“福建镇抚使”刘冠雄勾结。对这样一个人,孙中山不甚明了其真面目,他多次致函王永泉,在宣慰、嘉许的同时,指出福建的外患是粤省的陈炯明,敦促他“攻粤图存”,“粤定而闽可固”,告诫他“讨贼军不日回粤讨陈,北京不可靠,闽人将有不容外之思潮,问彼将何以善其后”。惟王永泉的军阀本质决定其不可能听从孙中山的劝告。东路讨贼军离闽后,王逐渐倒向北京政府,与入闽的孙传芳、周荫人合作,不久即遭孙、周暗算,兵败离闽。

  其二是福州的“倒林拥萨”事件。孙中山力主林森为福建省长,林就任后无法应付复杂的政局军情和财政枯竭,王永泉和福建国民党领导人黄展云等地方势力暗中策动政潮,两次召开“公民大会”,吁请林森让位于北京政府任命的萨镇冰。孙中山对此十分恼怒,批示黄展云,要“发电大骂假冒公民,此间当维林排萨,必极力之所以达此”。

  孙中山认为,福建党人的畛域观念过重,他在答复黄展云的信中透露不快,谓“近年来各省区域之见重,党竩往往为所烟没。据道路传闻,虽闽省多贤,亦不免此。矫而正之将惟足下是赖,”东路讨贼军离闽后,林森失去军力支撑,更难控制局面,无奈,孙中山只得将任职仅四亇月的林森召回大本营另用,改任萨镇冰为福建省长。

  其三是援助陷入重围的夏门臧致平。直系孙传传芳,周荫人入闽后,闽南漳,厦一线尚有皖系臧致平和东路讨贼军何成浚?孙本戒等部及大量民军队伍。1923年8月,陈炯明叛军攻占漳州,臧、何残部纷纷涌入厦门。守军7千余人困守厦岛一隅长达近8个月,周边被包围得如铁简一般。臧致平亟思解围之策,迭电孙中山求援。此时孙中山在广州正忙于国民党改组等事务,无暇分身,况且许崇智部粤军已大部回粤,福建可资利用的力量很少。苦无良策,孙中山只得嘱咐臧:“漳泉虽失败,不必灰心,务其毅力奋斗,必有挽救。”1924年3月初,孙传芳、周荫人突然发难,对王永泉下手,王措手不及,败走上海,一时福建大乱。臧致平、何成浚乘机联络闽南各路民军同时行动,大举反攻,渡海突围,攻占漳州。孙中山闻讯,立即召集大本营紧急会议,决定由臧致平节制所有留闽讨贼军及民军各部,除臧致平闽军留为对付泉州方面之敌外,其余均一律向潮汕迸发,以堵截陈炯明叛军之后路。孙中山对闽南战局极为关注,当时国民党的改组在中共和苏联顾间的帮助下业已完成,正积极筹划驻粤各军的北伐事宜。孙中山想乘藏致平反攻之机,在闽粤边开辟新的战线,打击叛军腹背,以期彻底解决对广州造成威胁的陈炯明叛军。但形势却不容乐观,一个很重要的因素是,臧致平部虽有7千之众,且战斗力较强,但其志在皖系最后一块根据地浙江,他不断与孙中山联络,首先是服从于当时孙皖合作的需要,中山联络,首先是服从于当时孙皖合作的需要,其次是想求得款项支援。臧致平攻占漳州仅一周,形势急转直下,直系大军和陈炯明所属洪兆麟部向漳州扑来,臧、何率军且战且走,损失惨重,被逐出闽境。孙中山为解臧部之围,曾命讨贼军急攻陈炯明老巢东江,但洪兆麟部并未回撤。随着臧致平的失败,先前附着讨贼军的福建民军也大都投靠了直系军阀。至此,孙中山与皖系合作形成的反直同盟在福建完全失败,随着国民党势力退出福建,孙中山与福建的关系趋于完结。

如需转载,请先联系我们。 (投稿EMAIL:xhgm@xhgmw.org 在线投稿

填写您的邮件地址,订阅我们的精彩内容:
分享到: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在线投稿
2008-2021 武汉升华天下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9017968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40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