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最新资讯
当前位置首页 > 上海站 > 南社研究 > 南社词人与革命派之交游(2)

南社词人与革命派之交游(2)

辛亥革命网 2021-04-14 14:57 来源:南社文化 作者:南社文化 查看:
南社襄助革命之功,主要就是依靠报刊舆论。自清末以迄民国,社友有办报之经历者颇众,而为各种报刊撰稿者则更多。

  南社社友陈去病、柳亚子、沈钧业、张恭、邵瑞彭、徐自华、徐蕴华等人还都是光复会会员,成为所谓“双料革命党”。以南社这样一个组织,其与社外之革命党人因为各种革命活动而有所交往自是极为普遍,而其中南社社友与秋瑾之革命交谊,更与南社之成立有直接关系。

秋瑾(后排左起第2)于女校合照

  按秋瑾于1905年加入光复会,随后又加入同盟会,同年冬返国,1906年春任浔溪女校教员,与校长徐自华(后为南社社员)相识,徐自华之妹徐蕴华(后亦加入南社)则就读于该校,三人结下了深厚情谊(此文仅作概述,详见两位女诗人,一对莫逆交(一))。

  南社领袖陈去病也因为秋瑾而与徐自华订交。按陈绵祥《先考佩忍府君行略》记:“又明年丁未(按:1907年)......鉴湖女侠秋瑾亦株连遘难。府君则大愤,欲为开会追悼,不果。七月七日乃别开神交社于愚园,会者十余人,咸东南之俊彦也。“陈去病闻秋瑾殉难,欲为开追悼会而未成,遂于8月15日(农历七月七日)在上海组织神交社,是日到会者有陈去病、吴梅、刘三等11人(吴、刘后来也都加入南社)。陈去病还致书高旭索诗、致书柳亚子题图,高、柳二人都表示支持。高旭有诗《海上神交社集,以事不得往。陈佩忍书来索诗,且约再游吴门,邮此代简》,其中有句云:“弹筝把剑又今时,几复风流赖总持。”以明末几社、复社相期许。

  柳亚子则作《神交社雅集图记》:“复社隽流,置酒高会,其意气亦不可一世。迨乎两京沦丧,闽粤继覆,其执干戈以卫社稷者,皆坛坫之雄也。事虽不成,义问昭于天壤,孰谓悲歌慷慨之流无裨于人家国也。板荡以来,文武道丧,社学悬禁,土气日熸,百六之运,相寻未已,岁寒松柏,微吾徒其谁与归。然则此集之有图,此图之有记,其亦鸿爪之义欤。他日鍪弧先登,孰为健者,慎毋忘此息壤也其可。”同样以复社文人为追慕对象,勉励社友继续革命。故一般认为,神交社是南社的雏形,柳亚子也曾说神交社“隐然是南社的楔子”。1907年底,上海妇女界在原《中国女报》基础上创办《神州女报》,以继承秋瑾遗志。柳亚子、陈去病为该刊题词并撰稿。该刊辟有《秋雨集》、《秋风集》,集中发表哀悼秋瑾的作品,其他作者有王无生、徐自华、高旭、高燮等人,后来皆为南社社友。

  陈绵祥又记:“又明年戊申(按:1908年)正月,应绍兴府校聘,道出杭州,值崇德徐夫人自华开秋侠追悼大会于风林寺,府君登坛演说,词气激昂,与徐夫人一见如故,遂结道义交,同创秋社焉。”陈去病和徐自华因为秋瑾而相识,从此成为亲密的革命战友。秋社即专为纪念秋瑾而成立,以徐自华为社长,社员则有陈去病、姚勇忱等人(后亦入南社)。陈去病还特别邀请词曲大家、南社社友吴梅创作歌颂秋瑾的杂剧《轩亭秋》(后来的南社社友洪炳文大约也同时创作了《秋海棠》剧歌颂秋瑾)。至民元后,还有“竞雄女校”(秋瑾号“竞雄”)之设立,徐自华、陈去病以及其他南社社友都发挥了重要作用。

  徐蕴华曾比较秋瑾和徐自华云:“皆擅长旧文学—诗词;祖父同为清皇朝三品知府;夫婿纨绔,夫属顽固,又属同一类型,特别是同具柔肠侠骨,同抱爱种族、爱祖国的热忱。所以两雄相遇,一拍即合,心心相印。秋侠领导于前,寄尘追随于后,有着旧时代智识妇女的坚贞立场,一道努力于民族革命的不朽事业。”(《记忏慧词人徐寄尘》)由志趣相投而至肝胆相照,正是南社社友最可宝贵的革命者风采。

右一方君瑛,右二陈璧君,右四曾醒,左一汪精卫

  而除此之外,有些词人与社外革命党人之家族私交也颇值得注意。如汪精卫与方、曾两家之交谊可为典型。方家即方声濂、方君瑛、方声涛、方声洞、方君璧兄弟姊妹,曾家即曾醒与曾仲鸣姊弟。其中方声涛、方声洞、方君瑛、曾醒皆为同盟会员,曾醒为方声濂之妻、方君璧又为曾仲鸣之妻,曾仲鸣更自步入政界以后即追随汪精卫左右,直到1939年随汪精卫出走河内被误杀。汪精卫与其妻陈璧君也都是同盟会员,他们与方、曾诸位在清末革命活动之中结下了深厚的感情,在民元后更曾一同赴欧洲留学、游历,故汪、方、曾三家子弟彼此之间皆以兄弟姊妹相称,可谓亲如一家。

  汪精卫《双照楼诗词稿》中有《高阳台·福州留别方曾诸姊弟且申相见之约》一词: 澹月流波,明霞浴水,钓丝微漾风前。水远天垂,遥怜远树如阡。归心已逐征帆去,怎离魂、转更凄然。最难忘,话雨灯阴,听水栏边。

  年来聚散浑如梦,尽思随恨积,愁与情绵。阅尽悲欢,鼓山无限云烟。西窗剪烛曾相约,好凝眸、天际归船。且安排,剪了园蔬,引了流泉。

  此词《汪精卫全集》题作“留福州十日别去,舟中寄方曾两家姊妹弟甥订广州相见之约”。按“方曾诸姊弟”即方君瑛、方君璧、曾醒、曾仲鸣等人。方君瑛(1884-1923)为福建侯官(今福州闽侯县)人,1905年赴日,1906年加人同盟会,曾任暗杀部部长。汪精卫之刺杀摄政王,方君瑛、陈璧君都曾参与其事,幸未受到牵连;其后方君瑛又参与辛亥广州起义(黄花岗起义),是役其弟方声洞死难。至民元以后,1912年4月汪精卫、陈璧君在上海成婚,之后南下广州,此词为途经福州时作。词中回忆了在福州短暂相聚的快乐时光,流露出深深的惜别之情,并期待在广州相会,好好招待方、曾诸位。其后8月汪精卫偕陈璧君赴法国留学,方君瑛、方君璧、曾醒、曾仲鸣也同行赴法,算是践行了彼此的约定。

  汪精卫又有《齐天乐·过鸦尔加松故居》一词,则完全是另一种情调,词云:

  蔚蓝不被纤云染,轻飙卷来秋爽。远岫如烟,平沙似雪,人与白鸥同放。渔歌晚唱。看一棹归来,钓丝微漾。残日犹明,盈盈新月已东上。 沧波澹然相向。似依依绘出,当日情状。草径全荒,松围尽长,只有青山无恙。临风怅惘。尽马策挝门,尘封蛛网。落叶萧萧,乱蝉空自响。

  汪氏自注云:“晋羊县为谢安所器重,安居近西州门,安既殁,昙不敢过西州门。一日大醉,径诣城下,左右告曰:此西州门也。昙感动,马策挝门,大哭而去。余过鸦尔加松方氏姊君瑛故居,悲不自胜,故用此语。”

  其他南社社友与革命党人之交游,也有很多事关清末革命之掌故。仅就曼昭《南社诗话》一书粗略统计,其中涉及南社籍革命党人有28人,而非南社社友的革命党人有32人,包括孙中山、章太炎、胡汉民、陈炯明、朱执信、方君瑛、廖仲恺、秋瑾、陈天华、赵声、吴禄贞、林时塽、杨笃生等人。《南社丛刻》中更有不少作品直接记录了南社社友与革命党人的交往。

如需转载,请先联系我们。 (投稿EMAIL:xhgm@xhgmw.org 在线投稿

填写您的邮件地址,订阅我们的精彩内容:
分享到: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在线投稿
2008-2021 武汉升华天下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9017968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40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