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那天,汪欣、胡麦琍夫妇也挺忙,上午在“中华历史文化名街”陕西北路600号参加“胡朴安纪念封”签售仪式,胡麦琍是胡朴安先生的长孙女,胡朴安先生是同盟会和南社中的国学大师,抗日战争爆发,胡朴安先生任《正论社》社长,在百忙中,他撰写了大量的抗日诗稿、社评,是中国抗日战争时期“文化抗战”战线的先锋人物之一。纪念封正面印有胡朴安作词的《八百壮士歌》(8月7日《文汇报》有长篇介绍)。下午他俩又赶场到汉通,胡朴安孙女婿汪欣在会上提出了将康定路胡朴安故居腾出,作为上海南社活动场所的设想。当然,这个建议能否兑现,还得取决于市、区有关领导的意向。
[图3] 胡朴安纪念封正面
接着,笔者激情朗诵了拙诗:
《南裔聚汉通》
苏沪南裔聚汉通,
联谊犹赖张夷兄;
先贤胸怀凌云志,
吾辈传承作豪雄。
[图4] 笔者在朗诵诗作。
翌日清晨张夷即和诗一首
《沪南社后裔会,步贞雄兄韵拟句》
先灵后脉声气通,
向南枝下皆弟兄;
张祠盟约励吾志,
不辱瞑诫争英雄。
我用微信回复:诗词唱和是先贤遗风,吾辈理应传承。
为了增进两地友谊,给与会者留个纪念,我发了人手一份小礼品:50克999纯银锭一枚。苏州方面也为大家准备了礼物——特制的南社折扇一把。或许是寓意“煽风点火”吧,是的,我们希望全国的“辛南后裔”们大家都来“煽风点火”,那么我们后裔联谊会就会出现歌曲《小苹果》中“火火火火火”的蓬勃景象!
※
【编者按】:本文作者陆贞雄先生系晚清著名小说家陆士谔先生(1878—1944)的嫡孙,现居上海。辛亥革命网衷心感谢陆贞雄先生惠赐佳作。